说起一氧化碳中毒,很多人觉得这只会在冬天取暖的时候发生,其实夏季也容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就餐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由于夏季炎热,屋内使用空调时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流通不够,吃饭过程中需要燃烧燃气或者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需要消耗室内大量氧气,由于通风不良,就会造成屋内人员缺氧。
现向市民们介绍一下一氧化碳中毒的一些相关知识,以提高大家在这方面的防范与应急处理能力。
1.什么是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气体,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对人体有十分大的伤害。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从而使人体缺氧造成中毒,最终导致窒息。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
2.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缺氧。轻者有头痛、无力、眩晕、劳动时呼吸困难。症状加重,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虚脱或昏迷。重者呈深昏迷,伴有高热、四肢肌张力增强和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患者多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可造成死亡。某些患者的胸部和四肢皮肤可出现水疱和红肿,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营养障碍所致。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经2~30天的假愈期,会再度昏迷,并出现痴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颤麻痹综合征、感觉运动障碍或周围神经病等精神神经后发症,又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可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
1、轻型
中毒时间短,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2、中型
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3、重型
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病人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3.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1、在密闭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和用木炭炉烧烤,而门窗紧闭,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2、平房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或遇刮风、阴天、下雪等低气压天气室内积蓄的煤气无法及时排出。
3、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量为2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4、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5、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当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急救要做到紧张有序。
1、打开门窗转移病人:首先要打开大门及窗户,将病人从房中搬出,搬到空气新鲜、流通而温暖的地方。
2、检查病人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病人自主呼吸。对呼吸浅表者或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
3、给病人盖上大衣或毛毯、棉被,防止受寒发生感冒、肺炎。可用手掌按摩病人躯体,在脚和下肢放置热水袋,促进吸入毒物的消除。
4、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保、十宣等穴位。
5、重症病人尽快送医院: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并应注意在运送病人途中不可中断抢救措施。
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
1、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通气窗、风斗等),说明中毒可能发生的症状和急救常识,尤其强调煤气对小婴儿的危害和严重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2、不使用淘汰热水器,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冲凉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3、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4、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使人们远离一氧化碳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