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关于牛奶蛋白过敏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19日 点击量:1540

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国的2项横断面研究表明:近十年食物过敏的发病率从3.5%增加到7.7%,而牛奶蛋白是最主要的过敏来源。除此之外,鸡蛋、花生、鱼虾也都是常见的过敏原。今天我们特意整理了过敏宝妈的常见问题,让大家少走弯路!

 

问题1:宝宝做了过敏原检测,显示没有过敏,为什么喝了普通奶粉还会过敏?

食物过敏的机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主要分为IgE介导和非IgE介导,前者表现为接触过敏原后1-2小时就会出现急性的症状,而后者可能会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会出现症状。我们常见的过敏原检测主要是针对IgE介导的,而非IgE(比如IgG)介导的过敏目前没有可靠的办法进行检测。只有“牛奶蛋白激发试验”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

问题2:牛奶蛋白过敏可以喝羊奶粉或驼奶粉吗?

这是是很多家长的误区其实绝大多数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和羊奶同样会过敏,还会存在交叉过敏的风险。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牛奶、羊奶、驼奶的区别。羊奶的钙、维生素A维生素B6、钾等含量比牛奶低。驼奶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但这些奶做成奶粉后,会有配方调整,所以差别就不太大了。除此之外,这三种奶的蛋白结构也会有所差别,但都以酪蛋白为主,和母乳的乳清蛋白占比70%相差很多。市面上羊奶、驼奶贵的原因就是因为奶源少,并不是营养价值高。因此,患儿一旦确定为牛奶蛋白过敏,首选母乳喂养,奶奶应回避牛奶及相关制品,大豆和鸡蛋也是常见的过敏源,最好也回避。妈妈要多次猪肉等低敏性禽畜肉,以保证蛋白质的充足摄入。若母乳不足,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问题3:氨基酸奶粉是不是比深度水解奶粉好?

首先,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配方奶粉均是母乳不足的替代方式,90%的患儿可以耐受深度水解奶粉。深度水解奶粉是通过加热、水解等特殊处理后使其形成二肽、三肽以及少量游离氨基酸的产物,从而显著降低了其抗原性。但仍然有10%的患儿不能耐受,所以食用时仍需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对于严重的牛奶蛋白过敏、或合并其他食物过敏以及不能耐受深度水解奶粉,应选用氨基酸奶粉,氨基酸奶粉为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组成的配方,故不具有免疫原性。

问题4:宝宝是过敏体质,需要延迟添加辅食吗?

6月龄开始宝宝就可以添加辅食,比如强化铁米粉、猪肝泥和肉泥。对于牛奶过敏的宝宝同样也需要及时添加辅食,只是在添加的过程中需更加谨慎。每次只添加一种新事物,观察2-3天,看有无皮疹、腹泻、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一般来说禽畜肉过敏的几率相对较低,添加鱼虾、鸡蛋时需密切观察。辅食添加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循序渐进。虽然严格回避对于该例患儿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过度回避同样会导致营养素的缺乏,加重营养不良。过敏宝宝应每三个月测一次身长、体重,连续监测其是否属于正常范围。关注钙、铁、锌等营养素是否缺乏。

问题5: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长大也会过敏吗?

大多数患儿回避牛奶满6个月后,或满9月龄至1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考虑逐渐引入牛奶蛋白。可以通过口服激发试验证实是否耐受,在医院做激发试验相对安全。绝大多数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满1岁可建立耐受。当过敏食物已获得耐受,应尽早在饮食中逐渐引入,可显著降低孩子营养不良的风险。但像坚果、花生、荞麦这类食物过敏有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成年以后,需要终身回避。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病例:

病例1: 迁延腹泻,便带血丝

患儿,8周,配方奶粉喂养大便次数多,大便带血丝,有粘液,胃口好,营养基本指标正常。

首先考虑:牛奶过敏

治疗:回避普通奶粉,使用氨基酸奶粉3天后血便消失。

病例2:进食后呕吐

患儿,5月,配方奶喂养,每次进食后约20分钟出现呕吐,严重时咖啡色液体,体检形体消瘦,身高明显落后。

治疗: 1.服用制酸剂无效

     2.制酸剂+停食普通配方奶粉,食用氨基酸奶粉后呕吐停止。

总结:

牛奶蛋白是婴幼儿食物过敏中最常见的过敏原,过敏期间需要更加注意营养管理,既要严格回避过敏原,也不能过度回避其他食物。

发现宝宝有任何不适,还是提倡及早到医院就医咨询,不要自己盲目采取措施哦!

祝大家少走弯路,早日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