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子宫脱垂 防治有道!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7日 点击量:1587

 

子宫脱垂

 

 

这个“掉出来的东西”就是医学上的子宫脱垂。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常伴有阴道前壁或后壁脱垂。简而言之,就是子宫下垂进入阴道了。一般来讲,女性骨盆底有肌肉和韧带,她们像一只强有力的手,托起了子宫,是不会下垂的。但是如果“手”受伤了,子宫就失去了依靠,不可避免的就“掉”了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1、经历了难产的阴道分娩、多次生育;2、产后急于瘦身或者操持家务和带孩子劳累过度,或者长期便秘、咳嗽,3、严重肥胖,造成腹部压力大;4、绝经后性激素水平下降,也可能会影响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发生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病人可能还会伴有腰酸背痛,甚至排便及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子宫脱出后因为长期的摩擦还会有溃烂、出血等问题出现。

 

1.该如何处理?

对于轻度的子宫脱垂,若病人自觉不影响日常生活,可通过缩肛运动等增强盆底肌功能,不予特殊治疗,比如凯格尔运动,用力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不少于3s,松弛休息2-6s,连续15-30min,每天3次:对于严重的子宫脱垂,就需及时就医了。

 

2.该如何预防

适当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预防和治疗便秘、慢性咳嗽等腹压增加的疾病;适当进行锻炼;可前往具有盆底治疗条件的医院进行盆底功能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