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梅雨季节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阳气向外疏发,气血运行旺盛。
随着气温升高,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体内的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特别是端午时节,是中医时令病“暑病”的开端,冬季那些伏藏于体内的寒邪,春季淤滞于体内的湿气,到了夏季开始全面“爆发”。“湿”为中医六邪之一,湿为阴邪,可分为内湿与外湿。阴雨绵绵,人体排汗代谢,再加上外来的潮湿停留体内,可导致气血经络运行阻碍,产生多种疾病。
因此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端午前后,都有家中门窗悬挂艾草或燃烧艾草的习俗,不仅可驱虫除霉,清静空气,且能抑制病毒、病菌和各类小虫的繁殖生长,使人免遭病患困扰。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
中医认为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现代实验研究也证明,艾叶中含有的芬芳物质,具有抗菌及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止血,以及抗凝血、镇静、抗过敏等作用。艾叶的提取物可作为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对很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不错的防治作用。
古代中医药文献记载艾草的用法主要有几种:一是煮汤剂或作药丸内服;二是用于煎汤洗浴;三是广泛用于艾灸,与针刺、砭石并列,为中医重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
艾灸疗法是指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点燃后将其置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通过艾草燃烧的温热刺激及其本身药物的治疗过程。艾灸作为一种适宜刺激,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而调节机体脏腑器官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对艾灸的药性作用、物理作用、局部(包括穴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艾灸不但在治疗免疫相关的疾病过程中,具有抗感染、抗自身免疫病、抗过敏反应、抗癌、抗痛和抗衰老等作用.还能增强了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效改变血液高浓粘、凝聚状态,从而调整人体内环境,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正如《灵枢·官能》篇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所指出的,艾灸具有独特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适应证广,疗效好。临床证实艾灸不但对骨伤科、外科、妇科、内科、儿科、皮肤科等科的慢性病、常见病、功能性疾病,包括亚健康,都有满意疗效,而且对一些现代医学治疗棘手的重大急性病、疑难病,如中风、帕金森综合征、截瘫、痴呆等都有其一定的疗效优势。②操作简便,施治方法简单,易学易会,便于推广,甚至可以培训某些患者自己治疗。对于汤水不进,药入即吐或畏惧打针、吃药的患者具有优势。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严格的场所,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治疗。③方便经济,所用主要药物艾绒为一般廉价中药,易购易存,且每次用量不多,经济方便。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特别是在卫生资源不够充裕的情况下,艾灸疗法具有相当大的优势。④安全无副作用。除了极少数患者对艾绒、艾烟过敏外,艾灸治疗一般无毒副作用。尤其艾灸疗法是通过激发人体内源性调节系统功能双向调节来防病治病,不会带来医药源性疾病,有化学药物治疗无可比拟的优势。
艾灸疗法主要作用通经络、祛风邪、消肿结,为广大民众所熟知。现如今,人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以及环境压力,艾草保健和艾草养生不失为一个实惠、有效的保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