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你看你是不是抽错位置了?我手臂淤青了!”。
在医院检验科抽血处时常会碰到这种情况。
位于肘窝的肘正中静脉是最常见的采血部位,因为:
1.大部分人肘正中静脉较粗且较为表浅,容易寻找和穿刺;
2.肘窝处皮肤敏感性相对手臂其他部位低,从此处抽血疼痛感也相对较弱;
3.肘正中静脉处手臂内侧,相对较为隐蔽不易接触到外物,可避免穿刺抽血后伤口被污染。
由此可见,抽血的位置是经过精心挑选过的,没错。
“那就是你扎针不对!”
大多数人都以为抽血只有一个针眼。
实际上,采血针穿刺时会有两个针眼,一个是皮肤针眼,一个是血管针眼,而这两个针眼往往因为抽血者的手法、进针时的角度、皮肤脂肪的厚薄、血管距离皮肤的深浅程度等各方面原因,使得采血针进入皮肤后在血管上方平行移动一段小距离才进入血管,也就是所谓的血管针眼。
大家惯常的按压方式只按压了看得见的皮肤针眼,而忽略了血管针眼,所以才会因渗血而出现淤青。所以,按压时不要只用指尖按压皮肤针孔,要用指腹用力按压,这样按压面积要更大一些,可以同时按压到血管针孔。
许多人在医院抽完血,棉签一摁,胳膊一弯,不时伸直手肘看看血止住了没,血没止就再重新摁紧,看上几次,觉得应该是止血了,棉签一扔就算完事了,这时止血的只是皮肤上的毛细血管。还有人不停地揉针眼,就等于把血从针眼挤出,随后发现采血的地方,竟然紫了,可能还有酸痛或肿胀感,就一个劲地责备医生,其实不然,正确的按压手法和过硬的采血技术一样重要哦!
正确按压方式看过来
那被采血者怎么做才能避免淤青的发生呢?
采血后用无菌药棉压紧采血部位,及时拉下过紧衣袖,在针孔及向上2厘米处进行局部按压,只按不揉。坚持按压10-15分钟。
同时要注意的是,按压的时候,您的肘部应该是伸直的,屈起手臂会阻碍肘部静脉回流,增加了肘部静脉的血管内压力,血液极易从血管针眼渗出,形成皮下淤血,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抽血部位淤青。按针眼时伸直手臂,这样能有效降低静脉采血后按压时血管的内压力,可以有效少血液从血管针眼渗漏导致皮下瘀血。
万一有了淤青怎么处理呢?
淤青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当淤血消失后一切恢复正常,是不会留下后遗症的。
一般来说,淤血会自然消失,也可以在24小时内冷敷收缩血管减少渗出,24小时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皮下组织对血肿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