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一年之中开始的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 养生专家根据自然界四季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的影响,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养生原则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特别是在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走出家门,饱揽青山绿水、风景名胜,感受大自然的情趣,是最好的精神调养方法。
《内经》有言:“春三月,此谓发陈”,提示我们在立春之后要养阳气的升发。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三月养生,尤其要着眼在“生”上。所谓“生”,从广义来讲,即是指人体的生命力和生机;从狭义来说,肝木主生,生即是肝木升发之性,肝应于春天, 故讲养生,即是养春天的肝木之气。春三月,重在顺应木气升发,以养木为根本。木性升发,喜散恶收,喜动恶静,喜阳恶阴。
以下从起居、饮食、运动、精神等几个方面聊聊春天的养生……
起居
春捂秋冻,注意保护阳气
俗语说:“春捂秋冻,春季更应该注意保暖,不要猝然减衣露身, 寒气伤人,为患最速。所以说,春季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保护阳气。
内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春三月,阳气升发,白日渐长,万物开始复苏,人体的气血在此时也需要舒展畅达.因此要早睡早起,以养肝气。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前上床,以使肝血归经,使阳气归根。
饮食
适当吃些甘味食物
春三月,肝脏当令,肝喜散而恶收,辛散可以升发阳气,适合于春天的气机,以应于肝气“春生”之需。木气喜温而恶寒,春天养肝,当温升,再者,肝属木,肝味酸;脾属土,脾味甘。春天肝木当令,其易气旺,肝木旺则克脾土,导致脾弱。
故春三月饮食上还要适当吃些甘味的食物,如 大枣、蜂蜜、枸杞、芡实、山药、燕窝等等,可以补养脾气。这也是仲景所说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况且,脾旺则气血化生有源,亦让人更健康。大枣是滋养血脉、强健脾胃的食品,《本草纲目》中说:“大枣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
在春季不妨多吃些大枣,既可生吃也可煮粥。对于身体较弱,胃口不好的人,平时也可 多食用些红枣大米饭。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是一年四季均可选择的理想美容食品。春季气候多变,乍寒还暖,人很轻易感冒。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
建议在春季天天清晨和睡前空腹饮用1杯蜂蜜水。
枸杞子,性味甘平,是滋补肝肾的药食两用之品。春属木,与肝关系甚为密切。春季食用枸杞子,可以补肝肾不足。
此外,食用枸杞子有降低血糖和胆固醇、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
怀山药,味甘性平无毒,有健脾益气、滋肺养胃、补肾固精、长肌肉、润皮毛、滋养强壮等功效。春季食用,能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而伤脾;怀山药能补肾益精,使人体元阳之气充沛,在轻 易生病的春季,可增强人体反抗力及免疫力。
燕窝性甘淡,性味平,大养脾胃。春天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变化较大,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轻易侵犯人体而 致病,而在春季进补适量的燕窝也可以提高老人及小孩子的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运动
不宜进行大消耗量运动
立春之后,阳气升发,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就要开始动起来了。太阳升起就起床,穿宽松的衣服,缓缓散步,以通行周身阳气。
立春之后,天气仍然乍暖还寒,且阳气尚未完全升浮,因此,不宜进行大消耗量的运动。以下几种运动比较适合于春天养生:
一则常伸懒腰。伸懒腰可以疏畅肝气,最适合于春天养生之需。伸懒腰可以在清晨刚醒来或工作劳累或感到困乏的时候做。伸懒腰 时要注意使身体尽量向外舒展,四肢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尽力。伸展时,全身肌肉要 绷紧,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要松弛,尽量呼气。经常伸个懒腰,可吐故纳新、 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的升发之性。
二则散步亦是最适宜的运动方式。选择日出、日落之时和空气清新之所,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度。散步可以促进肝的生长条达,让身体精力充沛。
三则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少林内功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保健项目,最能拉扯筋节,适合于春天养肝。
精神
顺应春天缓缓向上的勃勃生机
春三月肝气亢盛,人们情绪易于激动,容易被一些烦恼的事情所困扰,并可导致肝气郁结,引起抑郁、烦闷、易怒、口苦、胆怯、麻木、焦虑、烦躁等不适。因此,春三月要顺应春天缓缓向上的勃勃生机,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多走进大自然,多与他人沟通交流,及时调节波动的情绪,转移不良情绪。自己要努力控制情绪,戒怒戒躁,戒忿戒恨,以免肝气升发太过而克伤脾土,或反侮肺金。怒为肝之志,怒则伤肝。故春三月养生,最忌在怒。总之,立春之后,木气升发,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顺应天时变化,使木气和畅,则百病不生。
因春属木,与肝相应,所以春季养生主要是养肝。且春天养生当以缓以松为主,忌剧烈运动和紧张愤怒;适当吃些辛散的食物,如葱姜蒜之类,使阳气升发;当于晴好天气适当运动,走出户外,多晒晒太阳;适当伸展肢体,因为肝主筋,春天也是养筋的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