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关注】当“植牙”遇上“上颌窦气化”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 点击量:2270

近日我院口腔科接诊了一位后牙缺失患者,要求种植修复。经CBCT检查发现该患者缺牙区上颌窦气化较严重,牙槽骨高度仅为3.6mm,无法进行常规种植修复。

我院口腔科梅医生采用穿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将上颌窦底粘膜连同窦底骨壁一同上移,同时植入骨粉。鼻腔鼓气试验确认粘膜未破损后植入植体,放置大直径愈合基台,预防植体掉入上颌窦。

术后CBCT显示上颌窦底充分提升,植体植入位置准确无误。

新环境 新技术

目前我院口腔科拥有标准化三通道口腔种植手术室,以及进口德国卡瓦种植机,进口瑞士EMS超声骨刀,进口芬兰普兰梅卡口腔CT,普兰梅卡口腔扫描仪等高端设备,可进行单颗牙、连续多颗牙、全口牙列缺失等各类种植手术,满足了德清及周边地区老百姓的需求,为广大缺牙患者带来了福音。

口腔知识小科普

上颌窦气化对种植牙的影响   
上颌窦气化通常是生理性因素,出生时上颌窦内充满液体,在恒牙发育和萌出的后期逐渐发生气化,成为空腔,称为上颌窦气化(maxillary sinus pneumatization)。随着年龄增长,上颌窦气化程度增加,上颌窦的范围增大,窦腔可向前和向后扩张,侵入牙槽骨,造成窦底位置逐渐降低,甚至牙根伸入窦腔。牙缺失后上颌窦会进一步气化,导致牙槽骨的垂直向高度降低,有时整个牙槽骨被完全气化,只有纸样薄层骨板将上颌窦和口腔黏膜分开。上颌窦骨壁没有重要肌肉附着,故其最重要的功能刺激来自于咀嚼压力,即上颌牙缺失后,作用于上颌窦的压力降低,由于缺乏来自于牙的功能刺激上颌窦壁逐渐变薄。吸气时上颌窦内存在负压作用,气化程度的增加能引起剩余牙槽骨吸收,使上颌窦有扩张的趋势,部分缺失牙患者上颌窦底高度可以与鼻底平齐。因此口腔科医生建议牙齿缺失后应尽早修复,可减少手术难度,降低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