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不能高效的鉴别感染病原体而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现象越来越严重,细菌感染引发的耐药细菌性疾病不断发生,抗生素耐药性的现象也频频出现。
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根据入侵病原体的不同,感染可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临床表现不同,不易判断。
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AA)是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作为炎症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
SAA水平变化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危险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除了在细菌感染中升高外,SAA在病毒感染中亦显著升高,根据其升高的程度或与其他指标联合运用,可以提示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从而弥补了目前常用炎症标注物不能提示病毒感染的不足。
机体受感染后,4-8h内即可迅速升高,清除病原体后又可迅速的降低至正常水平,是反映机体感染情况和炎症恢复的灵敏指标。它与C-反应蛋白(CRP)相仿,用以评估急性时相反应进程。二者有何不同呢?相关人员针对SAA与CRP在细菌、病毒感染中的表现做了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可见,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病毒感染时SAA显著升高,而CRP在无细菌感染的病毒感染中不升高或仅在一个狭窄范围内也许有小幅升高。
在感染性疾病中,SAA的绝对上升要高于CRP,因此SAA测定,尤其对“正常”与微小急性相反应可提供更好的鉴别。通常约2/3感冒患者SAA升高,但少于1/2的患者相同表现CRP升高。总而言之,SAA 和 CRP 在机体平衡和自身保护中均起着重要贡献,二者取长补短,联合检测,用于鉴别诊断细菌、病毒感染不仅可靠性更强,而且能够动态观察疗效并指导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