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健康教育 > 医学科普

医学科普

【科普】关于肥胖,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2日 点击量:419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工作习惯及膳食结构都出现了变化,这些都对人们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超重与肥胖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肥胖是指体内营养物质过剩导致脂肪堆积过多的慢性疾病。我国已成为肥胖大国,而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滋生的温床,应该引起全民重视。

肥胖的十大危害:

脑中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肾结石、退化性关节炎、痛风。

肥胖的判断标准:

目前公认的指标为体重指数(BMI),其具体算法为:体重(Kg)/身高2(m2)。我国的BMI分类标准:BMI(Kg/m2)<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体重正常,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单纯用BMI衡量是否肥胖对肌肉发达的人如运动员不太适合,较为简便的衡量指标是腰围,若男性腰围≥90cm(即2尺7寸),女性腰围≥85cm(即2尺5寸5)为腹型肥胖(向心性肥胖)。

肥胖不仅体形臃肿,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有些人还会出现心理障碍和抑郁症,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

1.易患脑卒中

有研究报道称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BMI≥35kg/m2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高于BMI正常的脑卒中患者,可能是由于脂肪组织促进凝血酶原因子增加,也可能是由于血中C反应蛋白增加所致。

2.易发冠心病及高血压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心脏负担加重,加上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动脉粥样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和高血压。

3.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肥胖与糖尿病如影随形,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就是胰岛素抵抗。伴随肥胖可引起多种代谢异常如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肥胖女性常伴发多囊卵巢综合征。

4.对肺功能的影响

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积限制了肺的呼吸运动,且多数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引起慢性呼吸功能衰竭。

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者的高胰岛素血症使其内源性甘油三酯合成亢进,造成甘油三酯在肝脏中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

6.部分癌症 

如结肠癌、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与肥胖相关。

7.影响劳动

身体肥胖的人往往怕热、多汗、易疲 劳及引起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肥胖的人行动迟缓, 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以致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导致劳动力丧失。

肥胖的处理原则

Principie

肥胖的处理原则

减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好不容易减下来的体重稍不注意又上去了(即反弹)。治疗的核心是减少热量摄取及增加热量消耗。强调以饮食、运动为主,药物或手术治疗为辅,当然继发性肥胖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控制饮食及增加体力活动

减肥是减脂肪、不能减肌肉。应控制进食总量,采用低热卡、低脂肪饮食,避免摄入高糖类食物,使每日摄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多做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使体重逐渐减轻达到正常标准体重。

2. 药物治疗

对严重肥胖患者可应用药物减轻体重。但这类药物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及耐药性,因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目前,国家获准临床应用的减肥药物只有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使食物中脂肪吸收减少30%,促进能量负平衡从而达到减肥效果。脂肪不被胃肠道吸收,可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肠胃胀气、大便次数增多和脂肪便等。

3.外科治疗 

减重手术是通过给胃肠道改道或者束胃等措施使病人吃得少,从而减肥。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并发吸收不良、贫血等。仅用于重度肥胖如BMI≥40Kg/m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减肥三大原则:不过度节食、不腹泻、不乏力。还指出每周减重不能超过0.5-1.0Kg。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进食少一点儿、活动多一点儿、体形好一点儿、健康多一点儿。